一、原油管道高粘度油泵输送工艺
应对低输量问题 常采取掺稀油输送和加药改性输送措施。随着我国原油管道低输量问题的出现,国内学者在原油流变学研究的基础上,先后开展了原油热处理、添加降凝剂和加剂综合处理等输送工艺技术的研究。中原油田在成熟的加热输送基础上,针对现役高粘度油泵管道输量逐年下降、开采难度不断升高的情况,结合信息化监控系统对管道低输量运行情况的 性和经济性进行研究。
二、管道 运行参数优化
1、原油基础数据整合
高粘度油泵原油管道 运行参数优化 以管道运行参数以及原油物性参数等数据为基础,资料数据的完整性是管道 运行参数优化的关键,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程度直接影响对管道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,进而影响参数优化的准确性以及优化方案的制订和效果。面对管道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原油物性等庞大、种类繁多的数据信息, 地提取和组织数据、建立结构合理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,是参数优化 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。
2、引入平均计算内径
随着油田开采的延续,油田产量递减,高粘度油泵管线腐蚀穿孔越来越严重,需逐年对各腐蚀管段进行 换。由于实际输量远达不到油田初期的设计输量,所以 换后的管径变小,出现同一条管线但管径大小不一的现象。在不同管径的交接处无法准确获得相应的温度、压力等输油参数,因而在很多参数计算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分段计算。根据沿程摩阻的计算公式可知,两段管线的沿程摩阻之和等于总摩阻,当流体处于相同流态时,流量、平均管线温度下的黏度、流态系数均相同,因此可对计算公式进行简化,引入平均计算内径,即将该管道模拟为具有相同沿程摩阻的等管径管道。
3、集输管线运行现状分析
与长输管道相比,高粘度油泵原油集输管道因油品的凝点低、黏度大的特点,使其运行工况相对比较复杂。现阶段采取加热输油方式,准确分析管线运行工况是优化运行参数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。根据整合后的历史数据,依据雷诺数计算公式计算各条管线的流态,在相同流态下,反推管道总传热系数。对各条管线的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,按季节选取总传热系数计算取值。 终利用输油管线工艺参数优化计算数学模型对各条管线结蜡层厚度、水力热力核算、允许 小排量、 停输时间等参数进行计算分析,充分掌握现役管道运行情况。
4、 运行参数优化设计
中原油田目前采取提高出站温度的方式降低低输量带来的风险,但在输量继续降低的情况下,单纯依靠提高出站温度的方式管线 将逐渐无法满足工艺的要求。因此,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情况下优化工艺参数,管道在 、稳定的工况下运行具有重要意义。
(1)间歇输油方案。间歇输送常用于大管径的成品油长输管道中,原油集输管道由于其长度短、凝点高的特点应用较少,但可在原油产量低于 值时采取间歇输送。
(2)加剂输油方案。随着中原油田各采油厂产量下降,各条输油管线管输排量日益减少,在冬季气温低的情况下,小排量运行影响到管线 性,为此在冬季输油过程中投加降凝剂是管线 运行的有力措施。截至目前,添加降凝剂也是降低含蜡原油凝点的主流方向。
(3)并行管线输油工艺优化设计。某条线因输量急剧降低,进库温度接近油品凝点,凝管风险显著增大。采用加剂输送需要增设加剂设备,改造输油工艺,依照输量下降幅度分析其投入成本过高;采用间歇输送,经理论计算后 停输时间较短,若发生紧急情况无法延长停输时间。将低输量管道与临近管道在 近距离点进行合输,不但可以解决入库温度低、风险大的问题,同时投资少、成本低,是一种合理 的输油方式。根据管线具体情况,合理拟定合输点,根据管线规格、长度、进站压力等已知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,在不同排量下核算允许 停输时间,反算出站压力。当热力水力核算均满足要求时方可确定合输点,否则应重新拟定合输点并重新核算,直至满足要求。
(4)优化夏季出站温度。夏季自然地温高,散热量相对较少,相对于冬季可适当降低出站温度,以避免资源浪费,降低输油成本。根据实际输油情况,地温计算时应按夏季 低地温数据进行计算,反推出站温度,根据降凝剂加剂温度、原油初馏点、管道保温层、层的耐压能力等因素的要求确定各厂线的出站温度,并重新计算降低出站温度后的理论进站温度和理论停输时间。
进行高粘度油泵原油输送管道 运行参数优化研究,可确定管道低输量运行 优化方案,高粘度油泵管道低输量运行的 性和经济行,预防低输量管道事故的发生,降低管线运行风险系数,减少环境污染,进一步提高油气集输管道的管理水平。